為提高某鐵礦選礦生產效益,降低選礦成本這一目標,選礦廠對某鐵礦選礦工藝進行技術改造,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。
1、鐵礦選礦工藝流程
改造前的選礦工藝流程為:破碎為兩段開路,破碎產品一般為-20mm占80%左右;磨浮為兩個系列,處理量多在210t/d。改造后的選礦工藝流程為:破碎為兩段一閉路,破碎產品一般為-20mm占95%左右;磨浮段改為兩個磨礦系列、一個浮選系列,處理能力為410t/d。
2、改造的原因
該鐵礦選礦廠建成后,經過幾次改造,使處理能力達到了150t/d,形成了一個破碎、兩個磨浮系列。存在的問題是流程不合理,設備小而多。表現為破碎為兩段開路,產品粒度大;兩個磨礦系列分別為Φ1500×3000和Φ1500×4500球磨機各1臺,兩個浮選系列共有XJK-1.1型浮選機24臺,攪抖桶2臺,設備小而多。由于上述問題,導致了球磨鋼球、襯板消耗大,所需操作人員多,設備備品備件種類多、備用量大和選礦能耗高,使選礦成本居高不下。與同規模礦山相比,有很大差距。因此,要提高礦山的經濟效益,對選礦廠進行技術改造是非常必要的。
3、改造過程
(1)給力階段為磨浮系列改造。主要是將2#球磨機(MQG1500×3000型)更換為MQG1500×4500型球磨機,將兩個浮選系列的24臺XJK-1.1型浮選機全部拆除,用7臺SF-4型充氣式浮選機和3臺XJK-1.1型浮選機代替,將兩個系列合并為一個系列。改造后,磨浮廠房內的設備由原來的37臺減少到27臺,改造后的設備總裝機容量由原來的323.8kW增加到了328.4kW,略高于改造前的總裝機容量,但選礦處理能力卻由原來的210t/d,提高到了310t/d。
(2)第二階段為破碎系統的改造。主要是在原破碎流程中增加了振動篩,將原兩段開路流程改為兩段閉路流程。有效地控制了粉礦粒度,使入磨粒度合格率由原來的80%提高到了87%左右,從而使選礦處理能力由改造前310t/d提高到了410t/d。同時針對槽式給料機存在的給料不均勻、效率低、電耗高等問題,將槽式給料機更換為電磁振動給料機,使原礦破碎時間由原來的每天16小時縮短至12小時左右。
通過上述兩次改造,在設備能力增大,總裝機容量略有增加的情況下,由于處理量的增大,使得能耗降低、材料消耗相對減少,最終實現了選礦成本的有效降低,選礦生產效益自然提高了一大截。因此,各選廠可通過改造破碎及磨浮工藝來提高選礦生產效益。
某鐵礦選礦工藝進行技術改造:http://www.hxjiqi.com/art/832.html